原料紧缺建设项目自产砂石料成为潮流【资讯】
原料紧缺 建设项目“自产”砂石料成为潮流
当前,砂石料短缺是全国乃至全球各类建筑工程所面临的共性难题。因供需不平衡导致的砂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一砂难求成为广泛现象,为施工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质量管控风险.. 当前,砂石料短缺是全国乃至全球各类建筑工程所面临的共性难题。因供需不平衡导致的砂石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一砂难求成为广泛现象,为施工企业带来了成本压力、质量管控风险。
高速项目300万吨洞渣变身碎石
兴延高速公路全长42.2公里,7次下穿八达岭长城景区,隧道单洞总长33公里。
2018年,中铁十四局兴延高速项目部负责人刘啸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将洞渣加工成砂石料和混凝土,不仅省出了70多亩林区用地,还节省了3000多万元资金。
经检验,洞渣加工出的碎石的压碎值和针片状均符合施工要求,建设者就将100多万吨洞渣全部用于路基填筑。随后,项目部与北京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研究协商,决定成立碎石加工场,通过内部消化剩余200万吨洞渣,将其变废为宝。
快速路项目八成砂石为自产
在浙江省,从2019年10月起,金武快速路项目施工至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上马山村时,因开挖山体砂石多为凝灰岩结构,具有硬度强、韧性好等优点,项目建设方将开挖石方就地加工,生产出不同种类的砂子、石粉等基础用料,为金武快速路全线路基铺设提供了近80%的砂石量,同比节省工程款超3000万元,实现变废为宝。
加工后的碎石方在拌合场进行利用
按照当下砂石用料平均市场单价80元/吨计算(保守估计),购买成品砂石用料的成本额至少在千万元以上。中交一公局桥隧公司项目部技术员于德阳介绍。
自加工缓解疫后复工砂石短缺
2020年2月13日,申嘉湖高速孝源至唐舍段工程项目在完成属地审批后开始复工。
在疫情防控期间,项目部所需的钢筋、水泥、碎石、黄沙等建筑物资都很紧缺,在这种情况下,一场围绕建设材料的突围战也已打响。除了加大内部调度,这个工程33公里长,总共有6个隧道,而开挖隧道产生的洞渣也被工程人员当成了宝。
在复工以前,他们就已经派专人开始研究将洞渣作为碎石母材进行再利用,用于路基的浇筑。经过第三方检测,其碎石强度和压碎值都合格,符合高速公路建设标准。随着疫情的发生,项目部决定,利用矿渣加工实现这部分建设物资的自产自足。
在外部砂石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从事开山修路架桥的建设单位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洞渣利用,这一举措得益于我国部分地区关于审批的建设项目红线范围内可开采砂石矿产自用的规定。同时,建设项目自采自用砂石是严禁外销的。
据了解,针对项目自采砂石外销问题,浙江省拟出台新规,此类砂石外销需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收益将统一收归财政。
- 上一篇:徐工吊车遭维权责任还需划分清【资讯】
- 下一篇:徐工平地机批量出口沙特【资讯】
- 2023-03-24尽管中国铜进口量创纪录但铜价仍在下滑
- 2023-03-24四季度市场评级报告GDP增速或将回落
- 2023-03-24中国工程机械市场销售新契机
- 2023-03-24尽管人工智能的优点非常明显但企业也不能鲁莽的做出决策
- 2023-03-24中国一拖员工心声我心目中的东方红
- 2023-03-24油菜籽秸秆生态全降解餐具及包装制品生产流水线
- 2023-03-24山河智能拟75万美元设立荷兰子公司
- 2023-03-24我国工程机械出口企业需要借好外力练好内功0
- 2023-03-24就业方向变了人工智能领域现百万年薪
- 2023-03-24尚纬股份争做中国特种电缆的领跑者